有句老話叫做,小時偷針長大偷金。許多孩子在小時候可能會出現偷東西的行為,而這時家長對于孩子行為的教育,會影響到孩子今后的發展。
徐女士上周就在超市經歷了尷尬的一幕,每次她帶著兒子去超市時,兒子總要買許多小零食小玩具,這讓徐女士非常忍受不了。
小零食就算了,很多小玩具家里都有,買回去不是浪費嗎?這次徐女士就和兒子約定好,不能再買小玩具,否則下次她不會給兒子買想要的東西,兒子也答應了。
結果在徐女士忙著買其他東西的時候,兒子偷偷溜到了玩具區,藏了幾個玩具在自己的口袋里。當徐女士帶兒子去付款時,徐女士因為不知道兒子偷拿了什麼東西,兒子自己也沒說,她付了手上的錢就準備帶著兒子走。誰知走到出口時,一個女性工作人員攔下了她們,還訓斥道:「 你兒子偷東西,讓我們搜身」。
徐女士覺得搜身有點過分了,于是說道:「你們這樣搜我兒子的身體不好吧,兒子,你偷拿東西了嗎?」兒子搖搖頭不敢說。工作人員指著徐女士兒子鼓鼓朗朗的口袋,說著:「 我們看到他在玩具區那里待了好久,肯定就藏在這里了,不信打開看看。」
如果當眾搜身,就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接下來媽媽用一席話保護了孩子自尊心,她理正言辭地說:「如果你們搜出來發現我兒子沒偷,但結果已經給我兒子造成心理陰影了,又該怎麼辦?這樣吧,我拿小票給你們看,買的東西都在這。我回去已經檢查我兒子的口袋,如果他確實偷了我會主動帶他來道歉,你們覺得呢?」
超市工作人員聽后也就答應了。誰知徐女士事后真的發現孩子偷東西,她又主動帶孩子來超市付了錢并賠禮道歉。兒子也流著淚向他們表示,自己只是太想要小玩具了,對不起,他下次絕對不會再犯了!
徐女士的做法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保障了孩子的尊嚴,也能讓兒子認識到錯誤。也有人覺得,這侵犯了超市的權益,而且很難讓孩子認識到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