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娛樂圈的姐妹花,大S和小S應該是最有名的親姐妹吧,姐妹倆都長得很漂亮,也都是少年出道,如今事業家庭都非常美滿。
大S有兩個寶寶,小S有3個寶寶,孩子們也不是牙牙學語的年紀, 都是逐漸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兩姐妹雖然是親的,但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卻是完全不同。
大S主張女孩子要富養,小S卻覺得這叫溺愛,姐妹倆產生分歧
在姐妹兩個共同參加的節目中, 大S就經常會吐槽妹妹不僅對自己摳門,對孩子也很摳門。大S其實是一個很懂女孩子心,很浪漫的一個人,她會愿意理解女孩愛美,也愿意給女孩子「富養」。
小S就更加注重內在,他的女兒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并且女兒在舞蹈比賽中還得了一等獎。想必她的孩子讀書也會很優秀,像小S這樣的媽媽,更注重教育孩子的內在和勤儉節約的質量。
有一次小S說,女兒9歲生日的時候, 大S送了孩子一個奢侈品項鏈,女兒很喜歡,她卻吐槽大S:「你為什麼送她這個東西,你這是溺愛!」,在小S的教育觀中,小孩子才9歲哪用得到品牌項鏈。
有次小S打掃的時候, 就把那個項鏈盒子丟了,但是女兒卻沖自己發脾氣,小S認為這是垃圾,項鏈還在就好了,但是女兒覺得這個盒子自己也很喜歡,很有意義,母女倆就大吵了一架。
小S覺得女兒虛榮,這在她家是絕對不允許的,孩子不需要奢侈品,也不需要名牌衣服, 只要適合自己的就好,為什麼一定要名牌呢?
大S說:「女孩子就是這樣, 如果當時想要那樣一件漂亮裙子卻沒辦法得到,那麼之后再漂亮的裙子,也不是之前想要的那一件了,所以想買就要買啊。」
大S認為,這是小女孩的對美的美好向往,女生不都是這樣, 帶著一點點「小公主」的心思,希望自己得到這世界上最美的寶石,這并沒有錯。
兩姐妹的育兒觀可以說是完全反方向的, 姐姐愿意滿足孩子的愿望,妹妹則是覺得孩子的東西夠用就好。
育兒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線,大小S的育兒觀結合起來,才是對女孩子最好的養育
小S的育兒觀就是「夠用就好、勤儉節約」,因為她自己就是這樣的人,覺得物質沒有那麼重要,尤其是女兒還沒有經濟獨立,更是不能在奢侈品上大手大腳的花錢。
她教育孩子的時候, 很明顯是把自己的那一套「金錢觀」加到女兒身上,還要求女兒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這樣做確實是勤儉節約, 但是女兒的感受卻被忽略了。
孩子9歲10歲,正是對外貌關注度很高的時候,孩子向媽媽提出愛美的要求,自然是正常的,媽媽如果一味打擊, 孩子也會覺得難過。
大S則更注重女孩子的情感需求,她自己就是愛美的女性,對于孩子的想法自然是很懂的,所以會主動送侄女一些她喜歡的東西。有一次女兒和小S提出要一件衣服,大S二話不說,直接給孩子買,還說是舞蹈比賽第一的獎勵。
其實兩種教育方式都有些「極端」了,教育孩子也不要這麼刻板,最好是「收放有度」,平時教育孩子節儉生活,但是一味地節儉,只能讓孩子的金錢觀出現偏差。
適當地時候也要「富養」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生活的小驚喜,讓他知道自己也是可以擁有想要的東西。但是在滿足愿望的同時,也要和孩子表達「你可以擁有,但是同類的東西買了確實是浪費的。」
「窮養」和「富養」,都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方式,但是家長要注意兩者背后真正的含義
根據馬斯洛五需求,現在人們吃飽穿暖,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解決了,不少的家長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教育孩子自然也是他們實現精神追求的一個環節。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接觸科學育兒,通過網絡和知識水平的進步,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更加被重視,窮養和富養,一直是人們爭論的話題。
很多地方流傳「窮養兒,富養女」這一說法,認為就是要給兒子吃苦,兒子才能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女兒就要從小嬌慣,從小享受富裕的人生,長大后眼界才會更寬闊。
按照物質多少劃分的「窮富養」,到底還是有些片面。 富養應該是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富裕,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從小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