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贅婿?奧巴馬親弟馬克「當中國女婿」開燒烤店,直言:「獲得重生,不想回美國」

gx 2022/10/29 檢舉 我要評論

還記得美國奧巴馬的弟弟馬克·奧巴馬·狄善九嗎?

1965年,馬克出生于肯尼亞。

他是一個混血兒,父親是一名肯尼迪部門的高級顧問,是位黑人,因留學而來到美國。

母親則是一名人類學家,是白人。

然而,他的童年,卻幾乎是在不好中度過的

因為膚色的緣故,他總是招來同學不同眼光,也沒少被笑。

回到了家里,他要面對的是更加可怖的父親。

父親在選肯尼亞領人敗后,整日在家里無所事事。

1973年,父母終于失婚了。

失婚后,他跟著母親一起生活。

后來,母親和一個叫狄善九的男人再婚了。

這個男人,和他的生父完全不同,脾氣很好不說,待他更是視如己出。他第一次體會到家的溫暖。

于是,他把姓也改成了繼父的姓氏。

在這樣和睦的家庭中成長,他也完全沒有了后顧之憂,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學習。

他也沒有辜所有人的期望,考入美國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學,并進入斯坦福大學物理深造讀研。

但就在這時,家里卻來了一個「美國來的哥哥」。

在他出生之前,親生父親曾有過兩段婚姻,而這個哥哥就是第二任妻子所生的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

出于對童年生活的惡,他并不想和生父的兒子有任何聯系,在母親的勸說下,才百般不情愿地出門了個招呼。

兄弟倆是完全不一樣的人,至少在對于父親的印象上。

哥哥似乎很崇拜自己的父親,還想通過弟弟了解更多關于父親的事。

「(這讓我)心里很不好。」

于是,兩人不歡而散。

2001年,「911」事件,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因此而大規模裁員,他就是被裁人員中的一個。

他只好另謀生路,但有色人種的身份,讓他的求職之路并不易。

機緣巧合之下,他看到中國正在招支教老師。那就試試吧。

就這樣,他來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國云南省,成為了一名支教老師。

最初,他并沒有計劃在中國常駐。

可是,漸漸地他發現自己愛上了這里,也愛上了這里的人。

2002年,他結束了支教生涯,但他并沒有回國,而是前往深圳,繼續當老師,教英文。

有一天,他在茶室練習漢語時,有個女孩正巧路過,便熱心地幫他糾音。

他發現,自己對這個女孩很有好感,于是常來找女孩聊天。

女孩名叫劉雪華,老家是河南的,也是來深圳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人在一起了。

當時正是深圳發展的時期,他用自己的所有開了一家公司。

賺到了錢以后他還會拿出來做公益,他本人也常常做義工。

后來,他看中了餐飲的前景,于是和朋友商量著不做這個了,轉行開燒烤店。

2003年,他創辦的第一家木屋燒烤就這樣在深圳開業了,并且逐漸越來越大,到今年為止,已經在全國各地開了兩百多家。

2008年,是對他們一家是重要的一年。這既是奧巴馬正式當選的年份,也是馬克和雪華結婚的那年。

此時,劉雪華才知道,原來眼前的這個男人,居然是奧巴馬的弟弟。

母親也從美國趕來為一對新人送上祝福。

在奧巴馬競選時,他夢見哥哥遇刺,于是坐立難安,左思右想去美國探望兄弟。

也是這次回國之旅,讓兩人冰釋前嫌。

2009年,奧巴馬當選后到中國訪問,弟弟馬克也在接見的名單上。

這下可好,大家都知道他有個這樣的哥哥了,媒體都采訪他。

為了清凈,他和妻子去海南待了半個月。

2011年,馬克記錄下自己的人生故事,出版自傳體小說《從內羅畢到深圳》。

「主要表達實現夢想和自省意識。」

他成立的基會在中國已捐了上千萬美金,資助數千名需要幫助的孩子

就這樣,這位兄弟在中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熱愛。

每次大家聊起他奧巴馬弟弟的身份時,他總會回一句:我的中文名字叫馬克,不希望別人代表我。

最后兩句

你是什麼知道馬克是奧巴馬弟弟的?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